路径导航: 首页 >>党群园地 >>党群园地

2008年度先进工作者事迹(2)

发表日期:2009-04-29 来源:工会 本页责编:原驰
人阅读
 

游兆媛,内科副主任护师。

作为一名内科科护士长,她管理着五个病区,110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大家

…详细>>

陈炜,加强医疗科主任。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高级职称评审专家

…详细>>
 

于恺英,加强医疗科护师。

在她的带领下,科室人员立足本职,将“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满意高于一切”的宗旨发扬下去

…详细>>

张静姝,加强医疗科主治医师。

不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专业技能,还有着对病人的责任心及无私的爱心

…详细>>
 

徐慧文,神经与精神病科副主任医师。

在临床工作中,弘扬卫生工作者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无私奉献精神

…详细>>

宋永琳,神经内科主管护师。

长期以来,担任责任重大、繁忙琐碎的主班工作,工作中从无事故发生,出色完成主班工作

…详细>>
 

  (图片:阮前伟)
  (供稿:李小燕)
  (本页责编:李春慧,MMS)

 
 

游兆媛

 

d 个人简介 c

游兆媛,女,内科副主任护师。

 

d 个人事迹  c

2008年她把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规范化的管理。从年初便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计划,包括:治疗室的规范、交接班的规范、基础护理的规范等,使得各病区的每位护士知道自己该怎样干工作。她每天很早来到医院,深入到各病区,每位重症病人做到检查到位、指导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护理措施修订及时,这样既保证了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又提高了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内科6名病区护士长当中,有4名是年轻的、新当选的护士长,而且内科危重症多、卧床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工作量大,如何保证护理质量及病人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科护士长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如何做人到如何管理一点点带起,把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毫不保留地传给她们。这几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内科的护理工作质量稳步提高,得到病人、领导的认同。

作为一名内科科护士长,她管理着五个病区、六个专业、110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她既严格管理,又注重护士的行为心理管理,尽可能为广大护理人员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家,使护士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最大的热情为病人服务。

她经常深入各病区,与病人或家属交谈,在了解病人病情、家庭情况、社会支持系统、对护理工作的意见的同时,又对他们进行了健康宣教、保健指导。对于各病区多次住院的病人,她都了解病人的情况,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繁忙工作的同时,她还兼任内科护理教研室组长,每年有近50个学时的教学任务。她除了自己认真备课、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外,还指导年轻教师的教学。由于临床工作的繁忙,教师有忘记授课时间的可能,她们教研室建立了“提醒制度”、“分片包干制度”,在保证临床工作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游兆媛同志担任内科科护士长10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她以身作则、严格管理,本着科学化、人性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使得内科护理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在卫生局多次检查工作时受到好评,且得到医院、护理部领导的肯定。

 
 

陈炜

 

d 个人简介 c

陈炜,女,加强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

 

d 个人事迹  c

2007年十一节假日的夜晚,她仍然在病房查房,在接到急诊科请求会诊时,她迅速跑到急诊看见一个骨瘦如柴的女孩神志不清得躺在病床上,病人主要是急腹症的表现为主,已经呈现了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表现。病人需要马上抢救,于是立即行诊断性腹穿和请普外科急会诊,在剖腹探查术发现肠袢多处断裂,穿孔,从伤处来看,时间已经很长,肠管粘连极重,外科给予留置腹部引流。

术后返回我科,但病人仍然表现严重腹腔感染征象、高热、呼吸衰竭,陈炜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调整积极治疗方案,每天亲自修改医嘱,病人仍然肠瘘,肠内营养仍然不能用,每天只能静脉营养维持。病人的肠内也需要营养,陈炜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终于,她想出了只用一段肠管,从下端给予肠内营养,上端的瘘口流出的肠液收集后给予再重输,防止过多的营养成分丢失,其他抗感染力度仍然加强。

这时病人的母亲找到了我们的大夫,她哭着说要放弃治疗,原来是没有钱再治下去了,接下来只能卖房了。我们的大夫安慰她说不要着急,房子不要卖,治疗不会中断。小女孩的母亲感动得痛哭流涕。

经过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双管齐下,小姑娘的脸色逐渐有血色了,营养也提高了,呼吸机的条件在逐渐下调,病人的病情在44天后逐渐好转起来。当出院时女孩紧紧得抱着她哭着说:“ICU是我的娘家,您就是我的再生母亲!”

不分节假休息日,每天病房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在工作中对大家要求非常严格,总能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开展了像主动脉球囊反搏、漂浮导管、血滤、血浆置换、经皮气管切开、PICOO等抢救治疗新项目,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为每一位患者服好务看好病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这是她的口头禅,为了确保服务质量,使得科里每位员工都牢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服务理念。她精心地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抢救流程,包括“十比较”、“五个一”、“八本蓝皮书”、“40项管理制度”等十个标准化的服务指南,确实有效地保证了ICU抢救工作的有序运行。同时带领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更新,苦学勤练各项抢救技术,不断地提高对急危重症的抢救应急能力,为全院的危重症抢救工作提供最佳的方案和手段。

“一份亲切的关怀、一份真诚的信任、一分钟的快速抢救应答、一刻钟的快速诊断操作、一小时的完善辅助检查。”——这是她每天工作的写照。

针对科室没有家属陪护,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全部是护士来完成,清醒病人由于换了陌生的环境,没有家属陪伴,心里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她制定了很多人性化的关怀,比如插管上呼吸机的清醒病人,因为不能说话,没法表达,她制作了很多写字本;有时看到护士忙不过来时,她还亲自喂水喂饭,擦屎倒尿;她经常抚摸着重病人的额头做大量的心理治疗,鼓励和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不管说什么,不管做什么,她都时时刻刻地记着:“我是一名医生,我要遵循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我们祖国医学的宝库尽自己一名医生的微薄之力”。

 
 

于恺英

 

d 个人简介 c

于恺英,女,加强医疗科护师。

 

d 个人事迹  c

有人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珍贵,一种是生命,一种是亲情。生命珍贵是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亲情珍贵,是因为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而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只有一次的生命,还有生命背后期待和凝望的亲情。

在工作中,ICU收治的都是些危重病人,在这里极少听到患者的欢声笑语,更多听到的是痛苦的呻吟声、沉重的喘息声。作为监护室的护士,于恺英护士长要求大家换位思考,对待患者将心比心,家属把患者托付于我们,我们就应该本着一份亲切的关怀、一份真诚的信任、一分钟的快速抢救应答、一刻钟的快速诊断操作。每天我们把微笑服务和精益求精的技术带到每张病床的危重症患者身边,确保每一位危重症患者能得到高效、安全、满意的服务。让每一个在ICU经历了生与死的患者及家属都真切感受到ICU人的真诚和关怀。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每天护士们还要对重症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生活护理:擦身、洗漱、翻身、喝水、喂饭、喂药……每一项病人的需要都是ST医嘱。晚间护理时,总可以看到于恺英护士长戴着手套和大家一起整理患者床单位,翻身拍背时总是指导新入职护士怎样更好,更有效的发挥体疗的功效。

每天三点半是家属探视时间,ICU门外总会有一双双焦急而期待的眼睛,门铃响个不停。30分钟,成了他们表达亲情与关切的唯一机会。在护士长领导下更新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与家属及时沟通,避免了因沟通不及时引起的不必要的隐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科室真正做到了零投诉。

在每一次抢救中,护士长总是冲在最前沿,在她的指挥下,大家能够立刻集中精力,有条不紊的配合医生插管、胸外按压、电除颤、给药。监护室里没有抢救时年轻护士慌乱的身影,只看到团结作战,配合默契。她常常要求科室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这不是一句空话,许多次抢救结束后,她总是及时总结,指出大家的弱点和不足,表扬突出优点。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科里的年轻护士不再惧怕抢救,因为大家在不断进步,不断成熟。

在日常生活中,护士长就像一个大家长,每天除了工作中严格要求我们外,生活中也处处对年轻护士呵护备至。谁家有父母来京,她都希望能与家长聊一聊,让家长放心孩子在北京的工作表现。有了家长的支持,年轻的护士也就更加安心本职工作了。科室中年轻护士是新近力量,刚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对于独立生活工作充满着懵懂,迷茫,不断前进的道路中,护士长就像海上的灯塔,指导着大家前进。在谁有烦恼的时候,护士长总会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排忧解难。让大家充分感觉到科室就是第二个家。

一个好的护士长为科室,为护士,为患者,做到想之所想,急之所急。于恺英就是这样一个好的护士长,在她的带领下,科室人员立足本职工作,发挥螺丝钉精神,将“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满意高于一切”的服务宗旨发扬下去。

 
 

张静姝

 

d 个人简介 c

张静姝,女,加强医疗科主治医师。

 

d 个人事迹  c

张静姝于200711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在这预备期的一年里,她时时刻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接受党的考验和同志们的监督。

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积极请战,踊跃捐款,为受灾害的同胞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中,她准备充分,工作认真,吃苦在前、休息在后,表现突出,被评为我院奥运服务先进个人。并于200810月经党组织批准转正,光荣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张静姝不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专业技能,还有着对病人负责的责任心及无私的爱心。她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参加各种专题讲座、科研论坛,阅读各种医学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008年青年医师论坛中,荣获二等奖。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向科室中老党员学习,开创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环境。

她对待病人如亲人,做好人性化关怀。对待患者家属热情、周到、提倡换位思考,充分严格地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家属权益,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误解和摩擦,把医疗隐患降到最小。张静姝的表现得到了患者、患者家属及科室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徐慧文

 

d 个人简介 c

徐慧文,女,神经与精神病科副主任医师。

 

d 个人事迹  c

徐慧文爱岗敬业,在临床工作中,弘扬卫生工作者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高度负责、不畏艰难、恪尽职守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医疗组长,带领本组医师,一年内共出院病人3800余人,超额完成了科里下达的各项医疗经济指标,在5个医疗小组中工作业绩名列前茅,为神经内科顺利完成医院各项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她还负责脑电图室的日常工作。不但亲自作图、判读脑电图、出脑电图报告,还亲自完成作脑电图所需材料的准备,电极针的消毒等等工作。为缩短患者预约等候时间,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患者加作脑电图。她的热情、周到、及时的服务受到患者的好评,使我科2008年脑电图室的工作量较2007年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临床工作中,徐慧文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定期参加相关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讲座,在学满继续教育规定学分的同时,善于研究、总结和归纳,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20086月,河北涿州市郊区一位姓卢的农家妇女,因全身乏力,几年来多次辗转河北省、北京市多家医院就诊,均未明确诊断,未得到有效治疗,花费数万元。后经朋友介绍,来到我院就诊,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初步考虑为重症肌无力,入院后给以作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重频刺激及AChR-Ab检查明确诊断,并给以药物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出院时患者及家属非常感谢,执意要给红包,以示谢意,被徐慧文婉言拒绝了。患者家属激动地说:“世纪坛医院的医生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徐慧文圆满完成了北京大学医学部部分教学任务,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同时她还注意对临床工作的总结,撰写了“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研究”、“额叶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结节硬化症”等文章分别发表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综合临床》杂志及《陕西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上。

2008年她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脑卒中二级预防登记及标准化治疗研究”的课题,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该课题,该同志与课题组其他成员一起加班加点地工作,由于研究工作成绩突出,在该课题的中期总结会上,我院课题组成员受到牵头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项目主持人崔丽英教授的大会表扬,为我院争得了荣誉,同时也增添了我院神经内科在全国同行中的影响。

 
 

宋永琳

 

d 个人简介 c

宋永琳,女,神经内科主管护师。

 

d 个人事迹  c

宋永琳长期以来,担任责任重大、繁忙琐碎的主班工作,工作中从无差错、事故发生,能与医生、护士良好合作,出色完成主班工作,为我科医疗工作的圆满完成做出贡献,是各位护士长公认的放心主班。

她在工作中有团结协作精神,经常替因故不能值班的同事值班。

在医疗服务方面,对患者一视同仁、关心体贴、态度和蔼、服务周到。无不良投诉,曾收到患者表扬信2封。

身为科室工会委员,她积极组织大家参加医院工会组织的各项公益和文体活动,在科室举办的各种大型医疗咨询活动中,主动帮助医生布置场地、维持秩序等,受到大家赞扬。

宋永琳同时负责我科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主动关心育龄女职工,热心为她们服务,为我科无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努力。

工作中,在帮带科里分配的新毕业护士时,她耐心讲解、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使她们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独立当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