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导航: 首页

积跬步 至千里

——参加第十三届国际腹膜肿瘤学大会心得感悟

发表日期:2023-10-19 来源:腹膜肿瘤外科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2021届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杨锐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
人阅读

2023年10月3日至6日,第十三届国际腹膜肿瘤学大会(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这场盛会汇集了全球各地800余名腹膜癌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和分享了多种常见腹膜癌的最新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和待解难题,内容精彩纷呈,让我受益匪浅。


幸运之至 共享成果

十分有幸与老师及课题组一起参加了此次学术盛宴,收获颇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线下学术会议,同时也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心情既激动又充满期待。作为一名腹膜肿瘤学科研究生,这是我了解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和成果的宝贵机会。

我们课题组共进行了3场大会报告和7份壁报交流。我主要进行了两篇大会壁报交流,向国际同行分享了PMP患者术后感染相关病因的分析结果,和本中心600例PMP患者接受CRS+HIPEC手术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分析。本课题组还重点汇报了CAR-T治疗在腹膜恶性间皮瘤中的原创研究、微肿瘤模型在腹膜恶性间皮瘤中的药敏实验和临床转化研究,腹膜假黏液瘤的病例图像的数字病理学等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会场专家的积极评价和深入讨论。

图片4.jpg

图1. A:大会壁报交流;B:与PSOGI常委Yutaka Yonemura教授合影;C-D:李雁教授与部分国际专家进行讨论。


学术前沿 各抒己见

在会议的学术前沿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目前HIPEC的专家共识。大会围绕结直肠癌、阑尾黏液腺癌与腹膜假黏液瘤、临床试验和注册研究、上皮性卵巢癌与原发性腹膜癌、腹膜恶性间皮瘤、基础与转化研究、胃癌、腹膜表面恶性肿瘤的培训等主题展开了汇报与讨论。期间,无论是主会场还是分会场,几乎座无虚席,每一场精彩的汇报后便是学者间的激烈讨论,学术思想的碰撞,令人大开眼界。

其中,PIPAC专题会场令我印象深刻。目前,PIPAC在欧洲已广泛应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结直肠癌转移等患者治疗中,并已开展了许多前瞻性对照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PIPAC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颖的腹腔热化疗,其本质上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升级技术。PIPAC与传统腹腔给药相比,化疗药物通过加压雾化形成气溶胶喷洒在腹膜表面,增加肿瘤组织间液压力,从而提高药物穿透深度及分布浓度,药物的分布更均匀,化疗药物的渗透性更强,增加肿瘤组织对药物的摄取率。总体而言,对于PIPAC的众多研究初步显示了其在各种腹膜癌中的良好疗效,同时随着外科技术和PIPAC技术的提高,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总体安全性可接受。未来,在国内的腹膜癌中心也可尝试开展相关治疗研究。


受益匪浅 满载而归

通过此次会议,我深刻认识到了腹膜癌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挑战,这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探索信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来研究腹膜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技术。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腹膜癌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且现有治疗手段有限,仍需我们进行不断探索和突破。此外,腹膜癌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医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等,通过与这些领域的专家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腹膜癌的各大难题。

本次大会还让我体会了主动交流的重要性。在会议期间,无论是在讲者学术汇报的提问环节,还是会议的短暂茶歇,都能看到各国专家学者们积极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的场景。这充分展示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不管是在腹膜癌领域还是其他领域,我们都应该更加开放、包容,积极与他人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最后,我要感谢李老师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良多、大开眼界。我将以此为契机,加强自身学习,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争取为腹膜癌研究进展贡献积极力量。同时,我也期待着在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与国际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腹膜癌研究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