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导航: 首页

攻坚克难勇攀学科高峰 循道务实力推优质发展

——双色球腹膜肿瘤外科2021学科年度发展概述

发表日期:2021-12-28 来源:腹膜肿瘤外科 作者:李雁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伟大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写下了不朽名著《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这部浪漫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篇语写道: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这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e.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绝望的冬天。


时移势迁,我们又置身于另一个百年未有之时代大变局中,引起这个时代激荡的导火索就是新冠疫情大爆发,我们经历了突如其来混乱迷茫,到乱云飞渡内忧外患,到全民皆兵力挽狂澜,到岁月静好山河无恙,到日出东方盛世祥瑞,到通达四海兼济天下,我们稳定了大局,主导了变局,创造了新时代。

对我院发展而言,2021学科年度(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注定又是一个更加严峻复杂的考验时期,我们必须直面两大难题:一是在严防新冠疫情反弹大背景下如何做好临床业务恢复性增长,稳住大局,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二是如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出新局,开出亮点,增强信心,是这个时期最核心的基础工程。因此,全院上下均高度关注临床核心业务的运行进展情况,腹膜肿瘤外科也不例外。

2021年12月8日,我院病案统计室正式公布了2021年11月的统计月报。至此,2021学科年度前12个月的正式统计结果全部出炉。

将2021学科年度全年的业务指标与2020学科年度比较,我们发现,腹膜肿瘤外科核心业务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稳住了大局;特色临床业务实现了突破性增长,开出了新局;学科建设整体上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形成了全面改善学科发展生态,全方位开拓国际学术舞台的新气象。

第一、成功主办第12届国际腹膜癌大会,会议盛况空前,在腹膜癌临床诊治研究领域,我国已经成功登上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央。

腹膜癌是癌症治疗历史上的“老、大、难”问题,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我国一部分临床肿瘤学家即开始攻关该诊治难题,虽然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但锲而不舍、艰难前行。我们课题组在继承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又聚焦20年之力,终于在我国首创了以规范化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 plus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CRS+HIPEC)为核心的整合治疗模式,开创了我国腹膜癌治疗的新纪元,也使我国的腹膜癌治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2016年美国华盛顿举办的第10届国际腹膜癌大会上,我们通过竞争方式获得第12届国际腹膜癌大会的主办权。我们经历了四年准备的辛劳,也经受了新冠疫情冲击的考验,终于成功主办这次国际盛会,规模形式内容均创空前,改变了世界腹膜癌研究格局,PSOGI 2021 BEIJING已经成为国际腹膜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和永久性标志,中国的腹膜癌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央。

第二、完善了腹膜肿瘤学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创建有中国特色、时代烙印的腹膜肿瘤学科。

我的导师汤钊猷院士一再谆谆教导,在临床肿瘤实践中,“疗效是硬道理,生存是金标准”!二十多年来,我们始终以此为指导纲领,坚持立足我国肿瘤防治国情现状,开拓临床肿瘤学实践前沿,以科研思维、科学方法创建服务健康中国新时代的腹膜肿瘤学科。通过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和艰苦实践,我们创建了完整的腹膜肿瘤学科:(1)在理论建设方面,创建了腹膜肿瘤学的两个核心理论,肿瘤细胞选择性定植学说和肿瘤细胞包裹性增生学说;(2)在技术创新方面,发展了腹膜肿瘤学的两项核心技术,肿瘤细胞减灭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CRS+HIPEC);(3)在服务社会方面,CRS+HIPEC治疗体系使腹膜癌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甚至部分达到临床治愈,受益病人遍布全国各地,海内海外;(4)在服务行业方面,我们主持制订了治疗腹膜癌的三项国家级规范共识,参与制订了两项国际规范共识;(5)在人才培养、技术传播和国际交流方面,我们建立了手术技能专项培训系统,在国内建立了八个协作中心和技术推广基地,与世界各地四十多个国家的主要腹膜肿瘤学中心建立学术交流机制。汇聚这些成果,我们出版了三部专著:《腹膜肿瘤学理论与实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李雁教授专家团队腹膜癌及腹膜后肿瘤病例精解》(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腹膜表面肿瘤细胞减灭术与围手术期化疗》(科学出版社),这些标志性成果,“是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代表作”(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总编孔荣华教授赞语),宣告我们在攻克腹膜癌的持久战中取得了战略性胜利,建成了中国的腹膜肿瘤学科。

第三、在紧抓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条件下,临床业务大幅度恢复性增长,医疗服务安全和质量效益交出靓丽答卷。

临床肿瘤学是实践科学,腹膜肿瘤外科学更是知识体系综合度、核心问题困难度、技术操作复杂度最高的实践科学,临床业务量是根本,效果、效率、效益是关键。本年度的突出成绩包括:(1)基本临床业务量增长,2021学科年度比2020学科年度,门诊量增长13.9%(9,889 VS. 8,685),专家门诊量增长22.0%(3,850 VS. 3,157),普通门诊量增长26.6%(5,786 VS. 4,570);手术量增长11.7%(611 VS. 547);业务收入增加22.48%(65,471,872.04 VS. 53,454,649.9);(2)拓展临床新业务,本年度开设了特需门诊和特需病房,三个月的运行数据显示,腹膜肿瘤外科的特需医疗业务有巨大社会需求,应当在总结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3)肿瘤外科三项手术获得院级奖励,日间手术奖三等奖,多学科联合开展疑难复杂手术奖二等奖,四级手术三等奖;(4)特别值得关注的是,CRS+HIPEC特色手术量增长32.4%(270 VS. 204),实现了历史性突破!CRS+HIPEC是高难度、高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的特大型手术,也是腹膜肿瘤外科在国内遥遥领先、国际著名的根本。本年度的CRS+HIPEC手术量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说明我们已经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困难,核心临床业务全面恢复。

第四、教学科研工作平稳推进,关键科学问题进一步凝练,核心技术进一步升级,发展质量稳中有升。

2021学科年度的科研教学,是稳定收获之年,主要表现在:(1)科研论文进一步聚焦,根据PumMed数据统计,腹膜肿瘤外科共发表Medline收录论文48篇,全部聚焦于腹膜癌的病理机制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长期稳定的战略方向是学科可持续优质发展的最根本保证;(2)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36):2839-2849.),结束了我国恶性腹膜间皮瘤无诊治规范的历史,推动我国腹膜间皮瘤临床诊治及科学研究进入规范发展的新时代,是本年度最大的学术亮点;(3)科学研究持续推进,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顺利进展,所承担的国际水平的新药I期临床试验进入第四个剂量阶段;(4)教学工作稳步前进,毕业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1名;新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1名;培训进修医师2名;于军辉副主任医师带教的首都医科大学16级五临三班本科生,获得2021年首医临床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王静同学获得个人一等奖。

第五、更新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持之以恒抓好全科室、全方位、全流程、专业化深度清洁和消毒,实现疫情防控与临床业务同步提高。

在2020年取得抗击新冠疫情总体战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进一步更新了新冠疫情恒态防控战略,为“伟大的抗疫精神”贡献了时代内涵:(1)“充分发挥基层党小组的模范带头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的群众基础”,是恒态防控新冠疫情的核心指导思想;(2)在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带领下,全体员工每周一次统一集体劳动,对全科室各区域无死角深度专业清洁消毒,是通过群防群治实现零感染、零风险的创新举措;(3)每日做好七步洗手清洁、检查隔离防护、检查核酸检测阴性记录、检查门禁管控与人员流动,是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单元的基本实操做法;(4)做好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筑牢防御新冠疫情大规模播散的免疫屏障,是防控疫情的终极措施。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弥足珍贵,非常值得继承、发扬和推广。

第六、以持续改善学科生态为抓手,坚持强化团队建设不动摇,为学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强的人才队伍基础。

思想坚定、品德高尚、知识全面、技术精湛、吃苦耐劳、能打胜仗的优秀人才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我们长期致力于改善学科发展生态,为人才成长提供挑战、机遇、条件和资源;对通过长期一线锻炼培养的三个独立业务组,通过持续改善学科生态,优化管理模式,推动他们健康加速成长。具体举措包括:(1)坚持充分信任,坚决相信三个独立业务组,支持他们通过团队组织协同,独立完成所有临床核心业务;(2)坚持积极赋能,对于三个独立业务组,从技术、知识、思想三方面积极赋能。对于业务骨干,重点进行学术思想指导,知识全面更新;对于后备新秀,重点进行技术培训,规范发展路径;(3)坚持严格考核,严格按照学科五维度雷达图评分法,对学科骨干和学科后备基础力量进行“量化考评”,对学科小组的发展过程进行“趋势分析”。学科发展成绩表明,业务组长的全局意识、责任担当明显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力推进的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姹紫嫣红、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第七、一体化推进思想建设、文化建设与运行机制建设,构筑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基础。

又一年的新冠疫情跌宕起伏、冲击考验,使我们的思想意志更加坚定,精神力量更加强大,民族品格更显光辉;又一年的业务恢复增长压力和开拓实践经历,考验了我们的基础储备水平,工作能力水平和文化凝聚力水平。全员通过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活动,凝聚了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站位;通过进一步学习和探索腹膜肿瘤学的核心理论和技术特点,增强了自信,形成了自觉,提高了效果。技术升级、知识更新、思想提高的步伐加快,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1)详细分析学科发展的积累数据,升级了学术型医师专业化培养的量化考评和趋势分析系统,使其更加客观展示每一位医师的进步成绩,提醒其及时改进不足之处;(2)优化了科室核心组人员结构,每月增加两名轮值核心组人员(医护人员各1人),每次核心组例会均请轮值核心组人员首先发言,使科室全体员工均参与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既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提高了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也有利于从现有的人员队伍中发现、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3)学科带头人李雁再次评为医院“十四五”规划领军人才,在2021中国普通外科领域学术影响力排名TOP100中位居第14位;(4)于军辉张彦斌两位医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5)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制了腹膜癌精品课程,扩大了学术影响;(6)成立了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腹膜肿瘤学专业委员会,我科为主委单位,进一步巩固了学科地位。这些举措,从个体到整体发力,从局域到全域推进,构筑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分析才有思路。在风云激荡、波谲云诡复杂国际背景下,在中国力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腹膜肿瘤外科也开创了气势恢宏的七年再创业历史,历经“回归原点、再创新业”,“价值提升、路在脚下”,“砥砺前行、学科跨越”,“充实提高、守正创新”,“开拓发展、迈向国际”,“化危为机、力稳大局”,“学科高峰、优质发展”,七个完整学科年度的艰苦奋斗,充分显示我们的学科发展方向正确、实施路径恰当,发展结果可期,铸就了“技术特色鲜明、疗效优势突出、引领国内学术、重塑国际格局”的学科高峰。

新时代昭示大格局,要求我们站位更高、眼光更远、思想更深、做事更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这是学科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坚决求真务实,坚定群众路线,坚持学术民主,坚守学科梦想,是学科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我们将牢记这些指导原则,始终着眼于“人才培养+内功修炼”两大核心任务,通过量化考核获得学科发展的真实信息,使我们得到更好的职业价值认定,通过趋势分析持续改进学科业务,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坚定而自信地开创“响应健康中国新时代召唤”、“跻身世界学术舞台中央”的中国腹膜肿瘤学发展之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