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导航: 首页

挑战极限 为腹膜癌病人新生创造奇迹

来源:腹膜肿瘤外科 作者:安松林 本页责编:李春慧,左彦
人阅读

今年38岁的于先生创办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经过多年辛苦打拼,业务欣欣向荣,生活蒸蒸日上。于先生很是欣慰,正踌躇满志准备事业大发展时,癌魔却悄悄地潜伏进他体内。

2016年底,于先生感到疲乏无力、肚子撑胀、吃饭不香,到一家大医院就诊。初步检查发现,一向身体健康、人高马大的于先生竟然贫血,这一反常现象让医生马上警觉起来。进一步检查发现肝脏上有个占位、腹腔里出现大量积液,同时抽血检查发现,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升高,数值超过正常值12000余倍,综合这些检查结果,医生初步考虑于先生患了肝癌。

于先生住院了,为缓解越来越厉害的腹胀症状,排出肚子里大量的积液,他在CT引导下放置了腹腔引流管,之后接受了腹腔镜探查。这次检查发现,除肝脏肿瘤外,腹腔、网膜、膈肌都有大小不等的疙瘩(结节),提示肿瘤已经在腹腔内扩散。这次腹腔镜检查没有切除肝肿瘤,仅仅取了腹腔内一个肿瘤结节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肝癌(肝细胞癌)腹腔转移。

医院告诉于先生,他的病情已属肝癌晚期,而且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手段。这个结果对于先生一家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作为家里的主心骨、公司的顶梁柱,于先生觉得自己不能倒下,也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他之后辗转就诊于北京多家医院,尝试了各种药物治疗方案。但不幸的是,希望的曙光越来越渺茫,于先生病情愈发加重,人变得越来越瘦,腹水却越来越多,从深黄色变成暗红色,最后发展成鲜红色,每天从腹腔引流管流出1500多毫升。随着持续出血和营养消耗,于先生体质迅速衰弱,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真是苦不堪言。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于先生一家人濒临绝望、即将放弃的时候,有病友推荐他可以到双色球腹膜肿瘤外科试一试。于先生一家带着最后的希望,找到李雁教授门诊就诊。

经过详细问诊、查体和分析各项检查资料,李雁教授告知患者家属,于先生肝细胞癌诊断明确,病情已发展至腹膜转移,属于继发性腹膜癌。虽然病情危重,但并非毫无对策。因为于先生并没有远处脏器的转移,并且有难以控制的血性腹水,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腹腔热灌注化疗术(HIPEC)。

于先生随即在2017年03月09日住进了我院的腹膜肿瘤外科。住院后的一系列检查显示,于先生的病情相当不乐观。长期的大量血性腹水,导致于先生出现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只有74g/L(正常值130-175g/L),白蛋白仅有正常的一半,其它营养指标也很差。在李雁主任主持下,全科集体讨论了于先生的病情,制订出手术方案,并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

3月14日一早,于先生被推进了手术室李雁主任团队为于先生成功实施了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术。手术切口由耻骨上开到剑突下,长达30 cm。尽管术前已经对病情进行了充分评估,但一打开肚子,大家还是惊呆了:鲜红的血水沿着切口喷涌而出,助手医生立即用吸引器吸引,2000 ml的引流瓶很快被血性腹水充满。进一步探查发现肝脏左叶的肿瘤如鸡蛋大小,与胃底牢牢粘连固定在一起,壁腹膜、肠系膜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紫红色肿瘤结节,大网膜和小网膜上更是密布数以万计的如同“石榴籽”样的肿瘤团块,覆盖在蜿蜒迂曲、纵横交错的粗大血管上,肿瘤表面正渗血不止。这是一种罕见的肝癌导致的腹膜癌,如果不充分切除这些肿瘤,病人就会因持续出血导致全身各脏器衰竭而很快走向死亡。

李雁教授带领安松林副主任医师、尹刚主治医师、刘刚医师、姬忠贺博士等几位医生轮番上阵,进行了细致耐心的马拉松式手术,经过13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切除了肝脏上的肿瘤,连同被肿瘤侵犯的大网膜、小网膜、壁腹膜以及胃肠系膜肿瘤,彻底控制了出血,并顺利进行了腹腔热灌注化疗。

这个手术难度极大、手术过程险象环生,在麻醉医师的细致管理、输血科全力保障、各个环节通力配合之下,手术最终顺利完成,病人安全返回病房。经腹膜肿瘤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诊治护理,病人恢复顺利,术后两周复查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都恢复到正常水平,甲胎蛋白已经下降至术前的十分之一,病人康复出院。

“其实我一直知道自己的病情,手术前甚至已经做好下不了手术台的准备,真的没想到还能顺利康复。我特别庆幸自己选择了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外科,这里的医护人员不仅技术高超,工作认真负责,态度更是和蔼可亲,能得到李雁主任以及腹膜肿瘤外科团队这么精心的照顾和治疗,我真的很感动,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也给了我家人希望!”在出院前于先生对腹膜肿瘤外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

(其他作者:刘刚

阅读全文